今年(2023)是台灣血液基金會全面執行所有血品接受核酸擴大檢驗(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 NAT)滿10週年紀念。回顧過去,在推動全面檢驗的過程中,幾經波折,在大家不屈不撓的努力,與林國信董事長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終於達到最近10年來HIV及肝炎零輸血感染的成績。
民國63年以前,臺灣的醫療用血除了少數由親屬及友人提供患者輸血外,九成以上需向職業賣血者購買,不僅無法保障血液品質,更有損國家形象,且讓需要用血的病患陷入傳染疾病的風險之中。在一群公益人士、學校及機關社團的共同推動下,發起無償捐獻熱血運動,於民國63年4月19日由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會長蔡培火先生倡導成立「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台灣從此逐步邁入自願無償捐血時代。
為了配合醫療法的規定,民國79年1月1日由「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現更名為「中華捐血運動協會」)捐資成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捐血事業基金會」(現更名為「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簡稱血基會)。血基會目前設有台北、新竹、台中、高雄等四個捐血中心,是一個非政府(NGO)、非營利(NPO)的民間公益團體。血基會以「捐血快樂、用血安全」為理念,為血液品質嚴格把關,為捐血者與用血者提供最完善的服務,並確保醫療用血供應無虞。多年來,在政府及社會大眾的支持下,創造了全世界最高的捐血率。
台灣血液基金會民國79年成立時第一任董事長為郭驥先生,但任期不足月即交由曾任台大醫院院長的魏火曜董事長接手,任期六年。之後將這重要的任務交由優秀的校友前台大醫院院長林國信教授接棒。林國信董事長(1927)出生於台南,民國43年國立台灣大學醫科畢業,56年美國賓州大學留學歸國,率先於台大醫院發起捐血運動,推展捐血風氣;63年獲日本福島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73年至76年及79年至82年兩度獲選任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73年至81年任台大附設醫院院長,71年創立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並擔任執行長,84年擔任該會董事長;79年至82年任中華民國台灣醫學會理事長、83年任中華民國海洋性貧血協會理事長、84年任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84年至102年擔任血基會董事長,是任期最久的董事長。因為林董事長的理念,領導台灣血液事業大步向前,將台灣血液事業推向現代化與國際化,讓台灣捐供血業務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血基會在林董事長積極推動下,自102年2月1日起,針對愛滋、B及C型肝炎等病毒,增加核酸擴大檢驗(NAT),以縮短血液檢驗的空窗期,降低輸血感染的機率。回憶起當時積極向衛生署爭取全面捐血核酸檢驗的過往,血基會研究處處長程仁偉說:台灣的愛滋病篩檢當時採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IA),傳統的EIA是檢驗血液中的抗體。一般人被病毒感染後,會產生抗體,但抗體量需要達到一定濃度以上,才能被EIA檢測出來,這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也就產生了空窗期的問題。因此,平均每1-2年就會有因輸血感染愛滋的案例,更不用說B肝跟C肝感染者更多。然而,林董事長多次參加ISBT國際輸血學會會議,深覺得台灣是當時「亞洲四小龍」中唯一沒有採取NAT的國家。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董事長去參訪回來時,激動地說「墨西哥市的血液中心,連廁所門都無法上鎖,但他們卻已用NAT來檢測血品安全」。我們一定要努力朝這方面邁進,讓台灣能與世界接軌,使病患用血更安全。
血基會在95年先利用核酸擴大檢驗(NAT)方法進行調查研究及專案篩檢,發現少部分看似健康的捐血人,血液中仍存有微量病毒;尤其B型或C型肝炎的檢出率竟高於鄰近國家。為了降低輸血感染病毒的風險,全面實施病毒核酸擴增檢測乃勢在必行。可是因為當時此項檢驗試劑費用非常昂貴,每一份檢驗就要價五百元,對於非營利機構的台灣血液基金會來說實在無法負荷。因此向健保署爭取同意調整工本材料費,以彌補不足的檢驗費缺口。但健保的保費本身就入不敷出,一直都無法得到支持。林董事長為此四處奔走,希望獲得醫界及政府的支持。直到民國96年,林董事長向當時擔任衛生署長的筆者(現任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請求協助。我也被林教授說服,了解到此事的重要性,並親口允諾為了民眾血液安全,支持讓NAT踏出第一步。在衛生署研究經費名目下,先以五年專案計畫方式執行,由衛生署補助經費做pilot study,研究使用多少人份的血液進行合併檢驗最有效率,並以增加檢驗數量來與試劑廠商協調降價空間;研究結果顯示8人份血液樣本合併檢驗是既有效又省成本的可行方式。
然而最根本的方式還是需要健保署同意由健保總額中提供經費支付檢驗費用,才能朝向全面實施的可能,政策推動不能一直靠研究計畫來支撐。可惜在多次健保總額協商會議中仍然無法取得醫界及付費者代表的共識。直至101年在當時立委楊瓊瓔向行政院長吳敦義提出質詢,並由血基會提供資料顯示,全面檢驗NAT每年花不到3億元,但每年因輸血感染愛滋、B肝、C肝後續的醫療費用卻高達27億元。何況捐血全面NAT篩檢已經是國際趨勢,臺灣卻落後多年。直至101年獲得吳院長支持及指示健保局配合,血基會才得以提高少許血液工本材料費全面導入NAT檢驗,搭配原有的血清免疫檢驗(EIA),對愛滋病、B型及C型肝炎(HIV、HBV及HCV)三項病毒同時使用兩種檢驗方法,有效縮短檢驗空窗期。102年2月1日終於由林董事長下令開始全面對捐血之血品實施NAT篩檢,從此我國正式進入全面NAT檢驗的時代,跟上全球的標準。
血基會對所有捐入血液實施病毒核酸檢驗已屆滿10年,大幅提升用血安全。雖然目前NAT仍有極少許空窗期限制的存在,輸血仍有極低被感染的風險,但自從全面實施後再也無因輸血感染HBV、HCV、HIV的個案。111年血基會陸續汰換檢驗儀器,採用新型病毒核酸檢驗機型及捐血篩檢化學冷光微粒免疫法分析儀器,為目前世界先進國家的血液中心採用之主流檢驗儀器。每年可檢驗300萬袋血品,大幅提升臺灣捐血中心檢驗之品質及效能,對於用血病患也更加有保障。
臺灣的捐血率堪稱世界數一數二,而醫療用血價格則相對低廉,血液品質優良又安全,可說是價廉又物美,這要感激血基會林國信董事長的領導與無私的奉獻。遺憾的是,林國信校友於102年2月11日仙逝,由他啟動的全面NAT檢驗也屆滿十年了;謹以十年來沒有任何一人因輸血而感染HIV或肝炎的成績,向校友林國信董事長致敬。
建檔單位:台灣血液基金會
建檔者:賴亭安
最後更新日期:2023/8/16 下午 02:19:15
上架日期與時間:2023/8/10 下午 0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