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視覺圖
人物專訪
標題 盡己為人己愈有 盡己與人己愈多 彭忠義先生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轉寄好友 友善列印
建檔單位:新竹捐血中心


文/捐血人-彭忠義
 

猶記得剛從高中畢業,隻身一人北上大學讀書的靦腆,路過臺北館前路時,為展現自己熱血青年的機會,因緣際會地第一次到捐血車上捐血,留下第一袋血累積迄今,迄達第400次捐血紀錄,轉眼間自己也已屆不惑之年。
 
在每一次捐血的過程中,也常注意有關捐血、輸血的新聞和報章報導,但也總以定期的「全血」捐輸,而自認自己身體健康無礙,所以稍不留神,身材和體重也隨工作而增加。直到民國84年7月回到新竹捐血中心(當時位於新竹市中心、三角公園旁的台灣土地銀行新竹分行八樓),開始接觸「分離術血小板」捐輸後,才猛然驚覺健康的內在並非一朝一夕可得!從自己的捐血紀錄中,從民國85到88年間竟然捐不到五袋,也是當時才知道自己的血有多油、白血球也常飆破10.5的高標值,工作繁忙且時間管理不當,漸漸地萌生想要放棄捐血的信念;尤其檢視自己的體質既然惡劣到顧不了自己,更遑論奢言要去幫助別人。
 
幸而民國89年後有彭淑蕙小姐耐心且不斷的督促,以及依據個人錯誤的飲食習慣、日益減少的運動和日夜顛倒的作息給予良心的建議;那一陣子我不僅成了捐血中心的常客,更像血液健康課程的學生:從每一陣子飲食、作息後要去捐血小板時,對照初步檢查體溫、血壓,到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指數,檢討無法通過體檢的原因後,返家後隨即逐一調整改進自己的飲食和運動作息;一有醫療和慢性病造成等疑問時,就將腦中不斷的疑難問題,就請教淑蕙、鳳敏、靜芳姐、馬妞姐、月玲、淑雲和單斐君護理長…等好姊妹,所幸他們也視己如家人般照顧,總是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應有的知識和觀念,也更加深並促成自己繼續照顧身體健康,及持續捐分離術血小板的動力。
 
從我身上流出的第一袋血到現在,已過廿一個年頭了,每回坐上捐血椅時,看著站在第一線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忙進忙出為熱情捐血人扎針的護理姊妹們,心中要感謝的人真是不計其數;三天後看到血液健康的電子郵件檢驗報告,更是對自己「人生變成彩色」的而快樂的不得了。此外,在捐血的過程中和其他捐血人的互動中,分享彼此的快樂經驗,日後更成為盡在不言中的好朋友;這種兩周一次期待(分離術血小板滿兩周即可再捐血助人)的快樂,實非筆墨所能言喻。在此特引用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中:「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與我們熱情的捐血人分享之,並期待再為下一個二十年一起成長。

最後更新時間:2015/3/4 下午 06:20:14
回最上端
Short Cut
回上一頁